外卖骑手、直播主播、自由程序员……如何保障就业市场的“稳定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8:04:00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国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已超8400万,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1%

▶外卖骑手、直播主播、自由程序员等新职业,正成为就业市场的“稳定器”,但随之也暴露出劳动权益保障等新难题。

▶一是制度与权益的矛盾。新就业形态对传统劳动法律体系提出根本性挑战。传统劳动法基于“雇主-雇员”关系,以“从属性劳动”为核心要件,但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身处“平台-个人-用户”的三角关系中——既非传统雇员,又非完全独立主体,形成法律保护的“无人区”。由于法律保护不足,使得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尤其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影响从业者的积极性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技术与人力的矛盾。数字技术发展迅速,而人力资本积累相对缓慢。大部分低技能劳动者缺乏应对技术升级的知识,且受制于平台的数据控制权,随时面临被技术淘汰的风险,进而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和职业发展受限。

▶三是治理与生态的矛盾。传统治理体系依赖标准化、周期化的管理工具,与数字就业生态的即时响应需求产生“时差效应”。政策供给滞后导致公共服务不匹配,监管数据碎片化削弱了治理效果。这反映出传统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数字生产力的特性。

▶新就业形态涉及平台、劳动者及用户等多方关系,要求保障体系必须兼具制度韧性(应对模糊法律关系)、发展弹性(适应技术快速更迭)和服务柔性(匹配灵活就业特征),形成“法律保底线、能力筑根基、服务提质量”的治理闭环。

——谭惠灵《事关8400万劳动者权益,新就业形态发展如何走出“不可能三角”》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wap/newsDetail?_channel=appshare&id=89625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