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科通信烧钱5年难盈利,豪赌国产化靠超募10亿续航 | 看财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9:50:00    

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商用交换芯片龙头盛科通信(688702.SH)亏损再创新高,显示公司造血能力严重不足。只不过,在10亿超募资金加持下,家底颇丰的盛科通信烧钱并不肉痛。

当前盛科通信面临的主要机遇是国产替代,但这一机遇同时伴随着挑战。凭借1.6%的市占率、落后的产品线覆盖,盛科通信与国际巨头掰手腕显然底气不足。随着“卡脖子”阴霾释放,其烧钱换增长模式能否持续,有待观察。

加码研发换不来盈利

根据昨晚披露的财报,盛科通信2024年营业收入10.82亿元,同比增长4.2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6826.47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953.08万元,亏损扩大。

同一天披露的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减少1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1519.77万元,亏损再次扩大。

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持续加码研发力度导致。财报显示,2024年度公司研发费用42,846.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40%,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9.61%。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总数409人,较上年末增加38人,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76.31%。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盛科通信自成立以来营收的高光时刻,却也是盈利的低谷期。Wind数据显示,公司自2019年以来进入高速发展期,营收从1.92亿元一路增长至2024年的10.82亿元,但净利润连续5年亏损,去年扣非净利润亏损超过1亿元,创历年新高。

尽管造血能力严重不足,但盛科通信一点也不缺钱。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账面货币资金9.4亿元,短债规模为0,资产负债率10.68%;对比上市前的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2.47%。

显然上市融资,为盛科通信补足了弹药。公开资料显示,盛科通信为国内领先的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以太网交换芯片及配套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2023年9月,盛科通信登陆科创板上市,首发募资21.33亿元,其中超募10亿元。

就在昨日,盛科通信披露了拟将3亿元超募资金永久补流的公告。在此之前,公司已于2023年11月使用3亿元超募资金补流;2024年,公司又追加2.3亿元超募资金对两个芯片募投项目进行增资。

对此,盛科通信表示,希望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充足的资金,加快补齐现有产品线规格,并向高端市场延伸,开发性能更卓越的产品,以迅速提升市场地位。但随着研发投入的进一步提升,若未来产品的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则会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导致扭亏为盈时点可能出现延缓,甚至出现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的情形。

豪赌国产替代的危与机

从行业角度来看,全球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集中度较高,少量参与者掌握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

以太网交换芯片按照市场角度可分为自研、商用两类。其中,自研芯片市场主要玩家为华为和思科。盛科通信所在的商用领域,博通是龙头,美满和瑞昱为行业内的主要参与者。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以销售额口径统计,博通、美满和瑞昱分别以61.7%、20.0%和16.1%的市占率排名前三位,合计占据了97.8%的市场份额,盛科通信的市占率为1.6%。尽管盛科通信作为国内厂商排名第一,但与博通等国际巨头相比,市占率差距较大,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此外,海外龙头如博通、Marvell、思科等凭借其体量积累的技术和资金优势,较早开启交换芯片的布局。诸如盛科通信相较于行业全球龙头博通、Marvell等,产品线覆盖领域、最高端产品指标方面仍有差距,暂时落后于行业龙头。

而由于以太网交换芯片具备平台型和长生命周期的特点,芯片一经进入供应链则应用周期较长,生命周期往往长达8-10年,客户和应用壁垒较高,对于盛科通信等后进厂商而言,想要快速提升自身市场份额存在极大难度。

当前盛科通信面临的主要机遇是国产替代。伴随近年来国产设备商快速崛起,海外交换机设备商在中国的份额快速缩小。公司自主研发的以太网交换芯片已进入新华三、锐捷网络、迈普技术等国内主流网络设备商的供应链。

随着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盛科通信所在的以太网交换芯片领域也遭遇“卡脖子”危机。

2023年3月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盛科通信及子公司盛科科技列入美国《出口管制条例》“实体清单”中。根据《出口管制条例》规定,公司采购含有美国受限技术比例较高的“管制物品”将会受到限制。

基于行业特点,全球范围内符合盛科通信技术及生产要求的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供应商数量较少。部分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稀缺性和专有性,公司更换新供应商会产生额外成本。

倘若盛科通信受到进一步的制裁措施、主要供应商发生不利变化、出现产能紧张或合作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公司不能及时出货,从而危及公司正常经营。(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曹晟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