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便血半年!一查竟是幼年性息肉……妈妈懵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4:21:00    

来源:台州晚报

7岁的君君(化名)断断续续便血半年,可把家人担心坏了。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发现君君的肠道内,有个黄豆大小的息肉。“什么?7岁的孩子也会长息肉?”君君妈妈感到疑惑。

君君体质一直不错,半年前,君君妈妈偶然发现,女儿日常排便时带着少许血丝,且便血情况一直持续。这可把她吓得够呛,难道是肠癌?

于是,君君妈妈带着女儿辗转多家医院,可一直没有得出明确诊断结论。直到最近,一家人来到台州医院,找到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叶丽萍。

“了解君君的情况后,我们决定做肠镜检查,但考虑到孩子年纪尚小,耐受性不高,于是我们用口感好一些的泻药,加上运动饮料代水,帮助患儿做好肠道准备。”叶丽萍说,检查中,发现君君的直肠处有个直径为0.8厘米的息肉,表面糜烂。而这,正是她反复便血的“元凶”。

征得家长同意后,医生立即为君君切除了息肉,并妥善处理了创面。术后,君君的恢复情况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里,幼年性息肉其实并不罕见。”叶丽萍说,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尤其是2到10岁的儿童较为常见,最典型的症状是便血,血量一般不多,但如果息肉表面发生溃疡或感染,出血量可能会增加,且呈鲜红色,有时还会出现黏液。

叶丽萍说,幼年性息肉最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的结肠或小肠。“关于幼年性息肉的确切病因,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饮食习惯以及某些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她提醒家长们,当发现孩子出现腹痛(可能为隐痛、胀痛或绞痛),或便血等情况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部分情况下,较大的息肉会脱出到肛门外,尤其是在排便时被发现,此时一定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对于幼年性息肉,肠镜检查至关重要。为了减轻孩子的痛苦,可以选择无痛肠镜检查。”叶丽萍说,治疗方面,内镜下切除息肉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大多数幼年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只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就能顺利康复。”

记者:王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