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围裙取代围兜 这所幼儿园把“劳动”刻进小面团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5:0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潘妮)在过去一个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育才实验幼儿园的食堂摇身一变成了趣味盎然的“食育工坊”!该园把孩子们的课堂转移到了食堂,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劳动与美食世界的大门,沉浸式感受劳动的乐趣与意义。

活动期间,大班的孩子们每周都会走进食堂,开启奇妙的美食制作之旅,红薯饼、鸡肉串、花卷、绿豆糕等传统美食都成了孩子们的“创作素材”。食堂师傅们也迎来了身份的转变,从幕后走向台前,从默默付出的餐饮工作者化身为亲切和蔼的老师。在操作台前,师傅们耐心十足,从各类食材的特点、用途,到精确的配比,再到复杂的制作流程,每一个细节都毫无保留、细致入微地传授给孩子们。

孩子们系上小围裙、戴上厨师帽,化身“小小美食家”,在食堂师傅的指导下专注投入实操。他们运用切、串、搓、扭等技巧:用安全刀具将黄瓜切成均匀薄片;把肉块与配菜间隔串在竹签上,还会和同伴讨论排列规律;掌心用力将面团搓成长条,小脸涨得通红;两根面条交叉扭转,编出独特麻花造型。现场忙碌有序,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劳动乐趣,让普通食材变成了可口美食。

对孩子们而言,这不是简单的做饭,而是一次全方位、深度的劳动体验。从一开始对食材的懵懂无知,到处理食材时的谨慎认真,再到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作品,孩子们在实践中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深刻理解了劳动的价值。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团队合作精神也在相互协作中悄然生长。那一张张洋溢着成功喜悦的笑脸,就是劳动教育最生动、最美好的见证。

对于食堂师傅们来说,这个月也是理念革新的过程。以往,他们的工作主要围绕着餐食供应。而如今,通过参与教学,他们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于是,师傅们开始琢磨更生动、更适合孩子们理解的教学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技能与劳动意识,完成了从单纯的烹饪者到教育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育才实验幼儿园这次将食育课程搬进食堂的创新尝试,让孩子们在充满烟火气的环境中接受了劳动启蒙,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全新活力。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会继续深挖食育资源,开展形式丰富的食育活动,让劳动教育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