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村“吴村长”入选2024年度乡村文旅带头人名单
2025-04-17 20:41:00
“没有年轻人陪同,哪个同行敢接高龄游客?”记者以游客身份联系多家旅行社,咨询为年龄70岁以上的老人报团时,得到的回复大多是无法接待。可以接待的部分旅行社则对老年游客提出额外要求,例如需签署免责协议和补充协议、有直系家属陪同、购买额外保险等。(4月16日《工人日报》)
从人口数据看,我国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未来老年人口占比会越来越高。从政策看,多个重磅文件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银发旅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银发旅游专列开启,为老人旅游提供了更多便利。老年旅游市场无疑是一片蓝海。
近年来,不少旅游团是“老年团”,或者成员多为老年人。因为老年人退休后有时间外出旅游,有退休工资或子女资助就有经济支撑,而且老年人也有扩大眼界、放松身心等需求,这些因素共同支撑老年旅游市场快速增长。然而,在有形利好措施不断出台的同时,还有无形门槛阻碍着老年旅游市场发展。
无形门槛之一便是很多旅行社为老年人报团设置了年龄门槛——70岁以上拒绝接待,或者要签署免责协议、有直系家属陪同、购买额外保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安全风险较高,老年旅客外出旅游中容易受伤乃至猝死;另一方面则是收益较少,相比而言高龄群体人均附加消费额低于中青年客群。
最近,湖南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旅游合同纠纷案件,就是老年游客存在安全风险的缩影。即一位64岁老人跟团游猝死,家属索赔72.4万元,法院判决旅行社承担40%的责任,赔偿36万元。但这种意外不完全是游客年龄大所致,即不全是游客责任,还与旅行团行程较紧且未提供急救药有关。
这一案例对于破除老年人报团“年龄门槛”有一定启示:其一,旅行社组织的“老年团”或者成员多为老年人的旅行团,必须根据年龄、身体等特点设计游览行程,否则老年人身体吃不消容易发生意外;其二,旅行社应该为游客准备必要的常用药和AED,以防发生生命健康风险。这应该是基本常识。
2016年出台的《旅游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经营高风险旅游项目或者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提供旅游服务的,应当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有必要将“安全保护措施”进行细化,以强化旅行社具体责任。当旅行社做足安全保护文章,对老年游客就没有必要设置高门槛。
同时,还要强化保险保障作用,为旅行社降低安全风险。既要禁止保险公司以年龄为由实施歧视性承保,可以通过差异化费率机制覆盖高风险群体,但不能拒绝老年顾客;也要鼓励保险公司为老年游客提供更多保险产品,以消除旅行社顾虑。
鉴于银发旅游关系到老年人群的养老品质和旅游消费“蛋糕”,有必要围绕银发旅游制定行动方案,对旅游市场进行系统“适老化改造”。比如针对部分旅行社、保险公司歧视老年游客,有必要亮出“组合拳”进行规范,既包括一系列引导性、鼓励性措施,也包括相关禁止性、惩罚性措施。
进而言之,对旅游市场进行“适老化改造”,不仅要改造各种硬件设施,更要改造“软件”,包括完善政策、制度,提升爱老敬老为老的服务意识,将“老有所游”的理念深植于相关行业、企业的思想和文化中。(文/冯海宁 图/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