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园矩阵”如何加码“快乐经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1:01:00    

乐高乐园冲刺今夏开园,哈利·波特、小猪佩奇“排队入场”。“情绪价值”拉动消费升级,“乐园经济”正在上海打开怎样新空间?

主题乐园“排队入场”上海“乐园矩阵”重新定义文旅版图

清明小长假前夕,上海乐高乐园官宣了票价:成人一日票价格从319元到599元不等,儿童票从255元到479元不等。这也进一步拉开了这一超级“积木乐园”冲刺今夏开园的序幕。

从空中俯瞰,头戴红帽子的“搭搭”已经安装到位。他身高26米,重136吨,是全球最大巨型乐高人仔,也是上海乐高乐园的标志性建筑。

经典的飞龙过山车也通过测试,即将开启冒险之旅。同时,为小朋友量身打造的小飞龙车也已落成开跑。

还有全球首创的乐高大飞车、乐高悟空小侠花果山冒险等,园内80%的骑乘设备已安装完毕,部分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位于金山区枫泾镇,是全球第11座、中国首座乐高乐园,拥有8大主题片区和1座乐高主题酒店,待今夏开园后,将成为全球开园规模最大、设计最新的乐高乐园。

作为与迪士尼、环球影城齐名的全球三大主题乐园品牌之一,乐高乐园最晚进入中国市场,采用差异化定位策略,目标客户锁定2到12岁儿童的亲子家庭。

在上海,先乐高乐园开园的迪士尼“疯狂动物城”,正在推进扩建;紧随乐高乐园之后,哈利波特、小猪佩奇等国际IP也已经在“排队入场”,上海“乐园矩阵”正在提质升级。

今年2月,“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宣布首次落地中国,就在上海锦江乐园。这也是继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之后,全球第三个同类项目。

项目由上海锦江国际集团与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全球体验事业部合资开发,投资约28亿元,占地5.3万平方米,预计2027年开门迎客,届时游客将体验“哈利·波特”电影场景,观赏服装道具,探秘制作幕后。

在距离哈利·波特主题公园约60公里的崇明长兴岛,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也在筹备上新。这是全球规模最大、也是亚洲首个同类主题乐园,内含海洋园区、冰雪园区等5个主题游乐区域,将深度还原动画片场景。计划在2027年与市民游客见面。

欢乐谷的创办方华侨城集团此前也宣布,自2024年起的十年内,累计投资近50亿元,把上海欢乐谷打造成国内首个“欢乐谷旗舰店”,建设欢乐主题公园度假目的地。

此外,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近期发布公告,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保持国内主题公园第一阵营。为满足更多游客对优质文旅的需求,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将进一步扩张,二期“东方海洋项目”将涵盖海洋探索中心、海洋主题酒店等,预计于2026年开业。

“中外企业加码在沪部署主题公园,海昌有能力实现错位竞争。”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副总经理姜陆表示,上海海昌的定位是世界级旗舰式海洋公园,动物展示及科普教育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拥有以虎鲸为首的10万只珍稀海洋生物,以及海洋明星剧目,能够带领游客一起探索神秘的海洋世界。此外,在孵化自有IP的基础上,上海海昌更开创性地将国际IP引入线下实景娱乐消费场景,实现了对游客增量、客群结构、二消收入的多重拉动。

在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系教授楼嘉军看来,从迪士尼、乐高,到哈利·波特、小猪佩奇,这么多国际知名IP主题乐园扎堆上海,除了看中了上海开放、多元、活力的城市形象,还有其城市经济实力与消费能力,为主题乐园提供了广阔市场。此外,上海所具备的丰富的文旅资源、成熟的配套设施、高效的服务体系、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以及优质的营商环境,都是主题乐园发展所需要的。

楼嘉军还注意到,在2024年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综合评价排名中,前十名里上海占了三个,这不仅反映出这些主题公园经营模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更体现出上海这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跃升。

“快乐经济”持续升温 解锁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密码

当前,上海“乐园矩阵”成为消费新动力。“快乐经济”的持续升温,也带动上海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

今年春节,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成为亲子游热门目的地。而为了“留住”更多游客,上海海昌还在春节期间推出了非遗夜场,水上火壶、彩船焰火秀、灵蛇献瑞美人鱼秀等演出轮番上演。

上海迪士尼乐园则换上了蛇年新装,并将《疯狂动物城2》中的“蛇朋友”盖瑞带到了现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今年春节,上海迪士尼乐园“疯狂动物城”主题区日均客流破万,带动周边商业增长22%。而开园首年,上海迪士尼即实现1100万人次的游客量,拉动上海旅游业增加值同比提升6.9%。

尚未开园的上海乐高乐园,已经吸引国际酒店品牌提前布局,打造250间乐高主题特色房间。今夏开园后,预计年新增游客520万人次,年拉动金山区旅游收入增长超15%。

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去年上海实现旅游总收入576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主题公园成为国内外游客青睐的热门目的地。

“快乐经济”持续助推城市发展,乐园周边交通和配套设施也在同步发展。

为方便上海乐高乐园游客出行,金山枫泾启动公交枢纽工程新增14条线路,预计将在今年5月底前基本竣工。

而为了更好对接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也在加紧建设中,这也是上海首条穿越长江的轨道交通线路。

此外,围绕乐园经济,相关区域也在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演绎“1元投入激活18.8元产值”的乘数效应。比如,金山枫泾围绕乐高乐园制定了“100项重点任务”,构建“乐园+古镇+生态”全域旅游格局;奉贤新城则以“三体”科幻馆为核心,打造“科幻+商业+教育”综合体。

在楼嘉军看来,主题乐园正切合“情绪价值”这一当前消费潮流,由此推动“快乐经济"从园区走向周边各个角落,进而提振城市消费。而“快乐经济”想要从爆发式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相关企业以及地方政府还可以从提升挖掘文化主题、创新旅游产品供给等方面入手,推动“网红”走向“长红”。

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 上海任重道远

上海“乐园热”如火如荼,但狂欢背后,挑战同样清晰。当国际IP扎堆、消费需求迭代,如何让“快乐经济”从爆发式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答题。

近日,为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制订了一份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聚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选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持续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

在二十一项具体任务中,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被放在首位。

愿景逐渐清晰,但实现这些目标仍然任重道远。2024年,全国主题公园客流回落10%至30%,主题公园的餐饮、纪念品和特色体验项目等二次消费同比也呈下降态势。

上海虽逆势增长,但同质化隐忧浮现。哈利·波特与迪士尼的魔法IP客群重叠,乐高和小猪佩奇都瞄准亲子市场,本土乐园则面临“高投入低回报”的盈利压力。

如果放眼长三角,超过20家大型主题乐园正在争夺客源,竞争激烈。如何避免“内卷”,形成差异化优势,成为沪上乐园的重要课题。

此外,随着游客对“打卡式”体验的疲劳逐渐显现,各大乐园必须从“IP搬运”转向“内容创造”,在文化内涵和技术创新上实现突破。

配套短板也亟待补齐。金山、浦东临港等远郊区域的交通接驳仍是痛点;小猪佩奇乐园同样处于远离市中心的崇明,若仅依赖自驾,也可能劝退部分潜在客群。

对此,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旅游公共服务和城市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促进景区“小交通”与城市“大交通”有序衔接。特别是针对节假日大客流,需科学调整公共交通运营时间。

“主题公园和城市之间有着双向奔赴、双向提升的关系。”姜陆表示,海昌海洋公园深耕上海近十年,离不开上海的政策、区位等多重加持。上海海昌也将继续拓展多层次、多维度主题娱乐体验产品线,讲好海洋文化故事,联动其他主题公园IP发挥“1+1>2”的作用,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

作为快乐经济的代表场景,当一个个主题公园持续探索文旅商体展融合的多层次体验时,也推动了整个主题公园矩阵的提质升级。楼嘉军表示,中外旅游企业“同台竞技”的同时,更应做好统筹布局、前瞻规划,让“野蛮生长”变为“生态协同”,更好地放大集群效应,助力上海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持续提升上海乃至全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

看看新闻记者: 宋懿,杨臻,舒克

编辑: 方菲菲,郝苗苗

责编: 赵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