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行纪|1分钟下线一辆车!比亚迪济南基地二期年内有望投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7:33:00    

汽车制造业被誉为现代工业体系中一颗耀眼之星,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劲新动能。4月14日,“行走黄河”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比亚迪济南基地项目。在比亚迪济南基地一期项目的总装车间, 1分钟即可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相邻的二期项目正加快建设,年内有望投产。

腾势N7、元plus、海豹06 DM-i、宋L……走进比亚迪济南基地,整个产线正满负荷作业,不同车型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

比亚迪济南基地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50亿元,总占地面积500多公顷,已建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以及电机、电动总成、空调、车灯等核心零部件生产车间,是济南起步区投资规模最大、示范引领最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一期项目落户济南起步区,从项目供地到2022年11月首台整车下线,仅用时11个月。此后两年间,比亚迪济南基地的产能不断爬坡,成为拉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引擎。

如此发展速度背后,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济南起步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起步区聚焦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强化政策、审批、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从项目招引、落地、建设、运营全过程,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机制,积极推行“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多方联动、资源整合”服务模式。

比如,起步区创新土地拍卖模式,减少10天公示期,创造了产业用地大规模征供地用时最少的纪录,目前累计服务比亚迪一期项目与二期项目供地近400公顷;重点保障比亚迪济南基地用工需求,比亚迪园区累计入职21902人,员工总人数达26000余人;起步区优化办事流程,创新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一类事”,整合31个办理事项和8个增值服务,可实现办理时限平均压缩比48.05%,最大压缩比92.30%。

如今,比亚迪济南基地产能仍在持续提升。不断攀升的产能背后,与智能化的生产密切相关。

比亚迪济南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基地通过OTD与MES系统深度协同,实现产线动态重组与多车型柔性共线;运用AI机器视觉构建三维质量防线,推动产品检测从人工判定向智能识别的范式转变;通过TMS物流中枢与AGV集群的动态调配,打造物料精准流动的智慧脉动网络;依托RFID技术构筑全要素数据链,实现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生命周期溯源。该体系已经形成“智能感知—柔性制造—数字管控”的闭环,树立汽车智造新标杆。

在一期项目满负荷生产之际,比亚迪济南基地二期正加紧建设,今年年内有望实现投产运行。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带动直接就业超过3万人。

随着比亚迪济南基地在起步区发展壮大,一批产业链项目也纷纷落地。与之配套的比亚迪智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主生产厂房将投产;比亚迪半导体芯片和比亚迪动力电池等零部件项目陆续投产。

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黄河北岸逐步形成。

(大众新闻记者 修从涛 刘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