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风筝的线缠绕在亲人之间,任凭它飞得再高也斩不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4:15:00    

文|肖雨晴

周末,母亲与我陪姥爷到公园散心。我推着轮椅,还未到公园就已经看到广场上飞舞着的各色风筝。

风很大,吹落了姥爷搭在肩上的毯子,他却好像无知觉一般,抬头凝望着满天的风筝。我和妈妈停在原地,和姥爷一起对着飞远的风筝行注目礼。

我大约能猜到姥爷在想什么,他生病在家休养多年,年纪一大便不太出门走动,看见漫天自由飞翔的风筝,难免会心生向往。

我推着轮椅继续向前走,正好看到一位父亲待风筝飞高后,将手里的线递给小女儿。

姥爷用手指指那对父女,再指一指母亲。照顾姥爷多年的母亲心领神会地俯下身来。

姥爷因患病讲话有些困难,但仍能听到他努力想说得清晰一些:“你……小时候,我也……也这么给你放风筝,等风筝飞起来,再把线给你。”

母亲侧耳听着,听姥爷说完最后一个字便忍不住笑,她应和着:“是呢,那会儿我在前面跑,您拿着风筝在后面追。”

她一边说,一边帮姥爷裹好肩上的毯子。

我不由得想到,以前是姥爷帮母亲把风筝放得高高的,现在却到了母亲放飞风筝而姥爷跑不动的时候。

是啊,就像飞起来的风筝一样,年轻时的儿女又如何不想自由驰骋在宽广辽远的天空,盼着父母手里的风筝线越长越好,可是父母年纪大了的时候,这“风筝”便也有了“恋家情结”,自愿从空中降落回父母身边。

风筝虽然自由,可掌控风筝的人总是担心风筝会不会被风吹跑,会不会飞得太高,会不会被带着寒意的春风压弯身体。而接过老人手中风筝线的子女,也会担心风筝还能否飞翔,风筝的身子骨是否硬朗,风筝线还能攥在自己手里几年……

姥爷和我们看了半天风筝,苍白的面色因为吹了风而红润了些许。地上有人牵线的风筝可以飞到更高的天空,或许是因为它知道地上有人为它托底。

我看向那对父女,小女孩正在收着线,风筝长长的尾翼在地上拖行,曾飞翔在九天之上的风筝被她细心地捆好。风筝降落的时候,有人细致妥帖地将它收好,这又何尝不是风筝最好的结局?

太阳落山,我们爷仨也要回家了。我推着姥爷的轮椅走着,夕阳将三人的背影慢慢拉长。轮椅的后面,多了只小小的风筝。

我知道,风筝的线就缠绕在我们三人之间,承载着分量沉重的亲情,任凭它飞得再高也斩不断。

(本文作者为平邑作协会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