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 长白漫评|让清明祭扫文明之花在神州大地上绽放

    2025-04-03 15:10:00

    #长白时评#  清明祭祖或者祭扫先烈,慎终追远,真正含义是追思缅怀,是为了更好地不忘初心,激励前行。“鲜花祭扫”“网络祭奠”“植树缅怀”等绿色祭扫方式逐渐兴起。一束鲜花、一杯清酒、一段追思文字,同样能表达对逝者的深情。传承信仰,崇尚文明,让清明节过得清洁、明净、有序、平安!(久泰平)来源:中国吉林

  • 着力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2025-04-11 07:10:00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不仅通过“双碳”目标等政策展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更以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价值体系、标准体系、课程体系与机制框架等,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教育智慧。新的历史时期,做好生态文明教育,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 文明家庭丨孙丹家庭:双向奔赴的幸福“密码”

    2025-04-03 15:22:00

    在金凤区枕水花园,提起孙丹一家,邻里总会交口称赞。这个由检察官、退休党员和优秀少先队员组成的四口之家,用13年的朝夕相处换来了孝老爱亲的家风文明,荣获2023年“银川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我们两口子都是检察官,加班是常态,接送孩子、打点家庭的琐碎事全靠婆婆为我们分担。”孙丹告诉记者。多年来,为了支

  • 第三科目考什么

    2025-01-10 18:02:10

    第三科目,即科目三,主要考察 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具体考试内容如下: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上车准备起步直线行驶加减挡位操作变更车道靠边停车直行通过路口路口左转弯路口右转弯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掉头夜间行驶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违法行为综合判断与案例分析安全行车常识常

  • 文明东营|东营区牛庄镇:拧紧交通安全阀,共筑护学“安全网”

    2025-04-17 15:25:00

    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城市文明的标志,为进一步传播文明交通理念,改善镇域交通秩序,引领文明出行新风尚,共同营造和谐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东营区牛庄镇孺子牛志愿者服务团队、吕乡义警和东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三中队开展多样“文明交通,爱心护学”活动,为广大师生、群众出行撑起“道路安全保护伞”。志愿团

  • 清明节期间,呼和浩特设置49处文明祭扫点

    2025-04-03 17:01:00

    清明节清明节将至,慎终追远。为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的祭扫新风,呼和浩特市各区在主要路口设置了49处文明祭扫点。其中新城区15处、回民区8处、玉泉区7处、赛罕区18处、如意开发区1处。49处文明祭扫点位分布如下:清明节假期即将到来你是否也在关注天气、出行、交通等多方面信息你想知道的小编都为你整理好啦点

  • 桐柏县淮源镇:多措并举 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网

    2025-03-31 11:50:00

    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张付伦/文图清明将至,传统祭祀高峰来临。面对气温回升、天干物燥带来的山火隐患,桐柏县淮源镇提前部署,采取多项措施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悬挂标语,发放传单。近期,淮源镇党委、政府对森林防火工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镇村两级联防会议,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第一时间在各村路口等显

  • 老樟树下话新风 文明过节更“清明”

    2025-04-03 22:20:00

    红网时刻新闻4月3日讯(记者 胡芳 通讯员 张紫依 谢琳)樟树下,雷锋志愿者们忙得不亦乐乎:村卫生所的“白大褂”们正给老人们量血压;那边剪刀声咔嚓作响,义剪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正给乡亲们理着清爽的发型;最热闹的要数手工区了,几十个村民围坐在一起,跟着雷锋志愿者学做艾草养生锤。“这玩意儿好,捶捶肩膀舒服

  • 清明节将至,这份倡议书请查收!

    2025-03-31 10:13:00

    倡议书广大市民朋友们:春风拂绿柳,清明寄哀思。在这缅怀先辈、寄托追思的传统节日里,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树文明新风,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有序祭扫,让清明更安宁。清明期间祭扫人流和车流较为集中,建议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分时分批、错时错峰。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规定,

  • 秦都区陈杨寨街道白马河中路社区:以文明祭祀传承红色精神

    2025-04-04 14:43:00

    阳光讯(记者 刘金 通讯员 李芬)4月1日,秦都区陈杨寨街道白马河中路社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40余名党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祭祀树新风,纸花敬献缅英魂”主题活动,以低碳环保的新颖方式传承红色精神。活动开场,全体党员肃穆齐聚在党群服务中心,集体默哀,以庄重的仪式寄托对先烈的追思。随后,大家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