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观点 | 文化传承看东丽:品读东丽——清明,怀念祖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1:24:00    



清明,怀念祖母


作者:闫采蓝

每提及清明二字,心中便有茫茫雾气氤氲弥漫开来,恰似惊蛰、白露、霜降这些节气给予我的触动那般细腻且深刻。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令,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便是清明。自此之后,气清景明,草木皆显,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而得名清明。

古往今来,清明节有着特定的习俗。人们会带上酒食、果品等祭品前往墓地祭扫,为坟墓添新土,折嫩绿新枝插于坟上。我的祖母是在清明节前离世的,日居月诸,时光流逝,距今已有十余年了。

关于祖母的记忆,有些已渐渐模糊,而有些永远清晰着,或许只是一些平淡微小的支离片段。犹记得祖母的老屋中有一个木漆斑驳的柜子,柜子里藏着各种她平日里不舍得拿出来的吃食。只要我一去,她便会缓缓摸出钥匙,打开柜子,满脸慈爱地任由我去挑选喜爱的零食。祖母对听戏极为痴迷,小时候住在祖母家,电视里常年播放着《梨园春》。受她的影响,如今的我也对戏曲情有独钟,像《锁麟囊》《定军山》《追鱼》等等剧目都是儿时与祖母一同观看的。诸如此类的温暖记忆还有很多很多……

清明至谷雨这一节气期间,正是牡丹花盛放的时节。祖母一生最爱牡丹花,在她去世前的那一年,多次跟家人念叨想去看牡丹花,终未能如愿。去年回乡扫墓时,我惊喜发现墓前绽放着一株牡丹,那是家人特意栽种的。后来,我在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洛花以谷雨为开候,而此花以一百五日开最先。”原来,谷雨是牡丹的花期日,谷雨日便有“走谷雨”“品谷雨茶”“赏牡丹花”的风俗。祖母于四月辞世,那时牡丹花正开得如火如荼。

其实,平日里我已经很少想起祖母了,只是会在那恍惚一瞬间。有一次,我在衣柜的角落里翻到一个紫色的薰衣草香袋,那是祖母留给我的。岁月流转,薰衣草早已不见了,可那小小的袋子依旧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丝丝缕缕,勾起我对祖母无尽的思念。

记得结婚的前几日,我和先生一起去墓园祭拜他故去的外祖父外祖母。先生在墓前与外祖父外祖母轻声细语地交谈了许久。我静静地看着墓碑上刻着的名字,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祖母的身影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只有埋葬着亲人的土地,才真正称得上是故乡。我们四处漂泊,在人生的旅途中离故乡越来越远;可到了最后,心中对故乡的眷恋却越来越深,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只要那片承载着亲人的土地还在,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回家的路。忽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我的发丝,我想,也许是祖母跨越千山万水来看望我了吧。

喜欢就点赞评论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