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机构提起集体诉讼 请求法院恢复被撤销签证国际学生的合法身份
2025-04-19 06:01:00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学生在学习车辆电器系统工作原理。受访单位供图
4月11日,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正式成立,实现了北京市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零”的突破。据教育部官网发布信息统计,全国近期共有15所专科高职院校正式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是其中之一。
新成立的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万人,首批设置合成生物技术、汽车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
该校党委书记张启鸿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将继续深入探索职业本科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模式,打好“高质量就业”这张牌,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端技能人才,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全国示范和样板。
产教融合更进一步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目前是该区唯一一所高校。学校校长王伟介绍,他们拟于近期与北京经开区签订第三轮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领域涵盖校地协同推动事业发展、共同建设高水平技能型大学、联合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学习型亦庄新城建设、推进招生教育制度改革、继续深化资源共建共享等7个方面。
王伟说,学校首批设置的每个职业本科专业都将与2—3个本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双向赋能”。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吴升刚告诉记者,职业本科专业意味着更高的建设标准,即院校培养的不只是技能人才,还是真正具备技术能力,能够适应乃至引领产业变革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院校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并加强与顶尖企业的对接。
比如,以合成生物技术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抓手,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与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展开合作,重点围绕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制造等产业前沿方向,打造技术创新团队,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牵头组建北京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整合北京经开区企业、北京市科研机构、高校及京津冀职业院校资源,服务首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以汽车工程技术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抓手,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开设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职业本科订单班。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合作名单上还有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我们着力推动专业建设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齐头并进,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本科产教融合‘北京范式’,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贡献先行经验。”王伟说。
打造更高层次创新平台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新生力量,其创新发展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赋能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意义重大。记者了解到,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密集“上新”多个创新平台,聚焦关键领域难题,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技术攻关矩阵。
“我们拟新成立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低空技术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合成生物智造研究院、大数据财经应用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等新型机构。”王伟说,这些新型机构的设立,也是学校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强化职教贡献的新举措、新实践。
例如,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就联合中关村(亦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聚焦机器人核心算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机器人柔性控制、伺服电机、减速器等关键技术领域,助力北京经开区成为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高地。而低空技术产业学院则计划联合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发展涵盖装备研发、系统集成、维修保障以及低空+场景应用的低空技术全产业链服务能力。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会依托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建设,瞄准集成电路产业链中装备及零部件、制造工艺、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携手龙头企业突破国产化技术壁垒。
学校科技处处长于京说,这些新型机构将以“研究方向聚焦产业发展、科研项目来源产业真实需求、研发过程与产业技术团队(企业骨干)深度合作、研究成果解决产业真实问题”为原则,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
于京介绍,职业本科院校的建成,让学校得到了更多项目合作机会,在成果认定、专利申请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优势。
“我们已经收到了多家企业递来的橄榄枝,预计未来将会开展许多校企合作。”于京说。
持续明晰办学定位
职业本科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依然是比较新的院校类型。该如何建设好职业本科院校?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给出的答案是,找准自己的定位。
“我们职业院校的特色不是‘从零到一’的颠覆性研究,而是‘从一到一百’的应用推广研究,在这一层面的创新当中,我们将大有可为。”于京介绍,学校在教学、引才、对接产业时都需要认准并发挥这一特长。
吴升刚提及,职业本科的专业建设需要紧贴产业需求动态调整。和研究型大学相比,职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育能解决一线问题、促成技术落地的“现场工程师”。
目前,我国职业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构成、人才培养模式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探索不意味着没有方向,“技能+技术”正是建设职业本科的关键词。
学校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冯志新说,这段时间正是教师招聘季,成立职业本科后,学校收到的应聘者背景显著优于往年,其中不乏来自名校的研究型博士。
学校招生处处长张颢透露,过去半个月内,学校各个网络平台的访问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近两倍,众多家长、学生打来电话咨询专业设置与就业情况。从自主招生的情况来看,今年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了。
“职业本科的建成,切实提高了职业院校的吸引力。”张颢说。
近年来,全国新成立的职业本科大学已有数十所。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举办职业本科扭转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专科层次的偏见,在此基础上,职业院校应进一步增强办学能力和定力,坚持职业教育定位,摆脱对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的依赖。
“未来,我们要加速布局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需要的职业本科专业,加快建设对接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超大城市运行管理、高品质民生需求的创新平台。”张启鸿强调,学校会努力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将“职业本科”的招牌擦得更亮,让职业本科生成为就业队伍中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