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红科技获融资买入0.11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33亿元
2025-04-02 09:02: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余娟)春日的江城,一场关于教育未来的思想盛宴悄然展开。3月28日,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教育集团朴真校区内,全国200余名教育工作者与专家齐聚“理想班级理想国”中小学班主任主题峰会,共同探寻班级管理的“智慧密码”。在这场为期两天的峰会中,科技与人文交织、传统与创新碰撞,一幅充满温度的教育图景徐徐铺展。
“当每个孩子都能在墙面上找到自己的作品,在活动中听见自己的声音,教育便真正实现了润物无声。”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特级教师万平以“班级是孩子的第二个家”为引,点燃了关于文化育人的讨论。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班级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滋养心灵的土壤。而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韩瑾则用“适性教育DNA”理念回应这一愿景,强调“包容与传承”的班级管理哲学,让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在科技与人文的双翼下自由生长。
科技的力量在此次峰会中展现。走进神龙小学的实践案例,AI技术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化身为学生成长的“隐形导师”。陈莉莉老师打造的“智慧阅读生态圈”里,AI通过分析学生的兴趣生成个性化书单,一本本《朴芽说》校报记录着孩子们的阅读足迹;运动场上,陈子灿老师将体质监测数据转化为“动态生命图谱”,帮助焦虑的学生在每一次奔跑中看见成长的刻度;一年级的篆刻课堂上,黄慧玲老师借助AR技术,让刻错的笔画化作美学启蒙的契机,孩子们举着平板电脑惊呼:“原来错误也能这么美!”
劳动教育的边界也被科技拓宽。谢英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种植基地搭建传感器温室,从播种草莓到模拟营销,孩子们在泥土与代码间领悟劳动的深意;而在杜姝老师的职业体验课上,一场“设计学校”的游戏化任务,让学生在虚拟交易中触摸诚信的价值。这些案例背后,是教育者将技术融入育人场景的匠心。
深圳光明中学钟杰老师解密“文化育人四维模型”,强调情感联结、物质载体、制度保障、精神引领的协同共振;成都草堂小学雷洁超分享“游戏化课程开发秘籍”,通过游戏化课程,在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也增强班级凝聚力;西南大学附中殷振洋提出魅力课堂三大法则,通过《少年维特烦恼》等情境剧,引导学生完成哲学思辨的深度学习;深圳荔园外国语学校崔冰老师示范冲突化解的艺术:当学生模仿教师课堂窘态,戏剧化重现反而成为师生共情的纽带。这种“把问题交给舞台”的智慧,彰显了教育者的格局与温度。
从12场主题报告的思维激荡,到校园文化参访的沉浸体验,这场峰会如同一次教育的“微缩实验”,既有AI赋能的前瞻探索,亦有人文关怀的温暖底色。正如一位参会教师感慨:“班级管理的‘理想国’不在远方,而在我们能否以孩子的眼睛重新看见教育。”当科技的温度与育人的智慧相遇,基础教育的星辰大海,或许正藏在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