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彩蛋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电影“彩蛋”有何商业价值?)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7 08:35:37    

短小精悍的电影“彩蛋”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播充分迎合了观众碎片化的审美习惯,以趣味十足的微文本形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海量化信息中争夺观众注意力。

电影“彩蛋”的银幕价值

一、揭露秘密,设置悬念

电影“彩蛋”能激发并引导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进一步缩小影片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这些“彩蛋”在广泛的内容指涉中也缝合了影片的细枝末节,积极参与着电影文本的意义建构,在提供大众意义与大众快感的过程中拓展着电影的趣味空间和传播范围,使影片更加充实而具有张力。

此外,不少影片借助“彩蛋”设置悬念,增添故事神秘感,利用观众关切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心理,达到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意犹未尽的效果,越是悬而未决、新鲜奇特的细节或片尾,越能刺激观众的好奇心,引发更多的联想猜测与观影期待。

在快速实现观众情感唤起和情感卷入的过程中激发其对于影片强烈而持久的关注。

电影《误杀》(2019)在片尾字幕滚屏一部分时,突然出现了男主角李维杰身着编号 200907 的囚服在监狱里打扫树叶的场景,身旁一人推着小车蹭翻了装着树叶的垃圾桶,画面戛然而止,此场景与影片开头李维杰越狱故事的前半段一致,给观影后的观众心中留下了众多疑问:

李维杰究竟有没有越狱?是否像电影开篇故事里那样死在用于越狱的棺材之中?是为儿子报仇的拉韫把他杀死了吗?

而这种欲言又止、充分留白的片尾“彩蛋”在影片《战狼 2》中也出现了,老首长发给冷锋一段视频,内容是龙小云被人绑架,身旁的恐怖分子将刀架在她的脖子上,这一“彩蛋”或许暗示着龙小云没有死,也或许意味着杀害龙小云的凶手另有其人。

使观众在戛然而止的悬念中结束了观影,同时也在网络平台引发了大量的猜测和话题讨论,提升了电影的传播热度。

这种悬而未决的手法在系列电影中也十分常见,无论是由漫威漫画、DC 漫画改编而来的超级英雄电影,还是由各种小说、电子游戏等转化而来的系列影片,原著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时间线索给电影的发展带来了多种可能与多重悬念,为电影的系列化打造提供了契机和丰富的素材。

这些系列电影经常利用片尾“彩蛋”埋下引人猜测的续集线索,在戛然而止的悬念中为受众建立观影期待。

二、突出字幕,致敬主创

新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更新迭代推动着媒介环境的变革,随时随地的文化消费因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普及而成为现实,娱乐更全面地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社会中的泛娱乐气息日渐浓厚,并与碎片化的传播生态共同催生着新的数字审美样态,为适应受众零碎时间的娱乐“微”文化逐渐崛起,并渗入电影的细枝末节,提升受众的观影趣味。

尤其对于严肃、单调而又冗长的电影片尾字幕而言,片尾“彩蛋”成为其增加趣味性和娱乐感、留住观众目光的特殊工具。影片字幕是“以各种书体、印刷体、浮雕和动画等形式出现在银幕上的中外文字的总称。

如影片的片名、职演员表、唱词、译文、对白、说明词以及人物介绍、地名和年代等。字幕的书体设计与书写、字的大小、布局、构图等,是影片造型因素之一”。

特别是独立于正片之外的片尾字幕,作为电影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主创人员辛苦付出的致敬之意,也在一定程度的上为看完影片的观众提供了整理情绪的个人空间。

由于片尾字幕滚屏持续时间较长,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不少观众往往在正片结束之时便起身离场,但又恰恰因为片尾字幕部分相对独立,脱离了正片叙事的束缚,并拥有一定的时长,因而具备较大的拓展空间和互动潜力,成为了植入电影“彩蛋”的常见区域。

电影片尾“彩蛋”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融汇丰富的信息元素,改善了电影片尾的单调氛围,为其增添了不少魅力与惊喜,使观众在等待“彩蛋”或寻找“彩蛋”的过程中不得不留意片尾的演职人员名单,逐渐培养起观众耐心看完片尾字幕的良好观影习惯。

因此,越来越多的影片费尽心思,不断创新和打磨“彩蛋”的形式与内容,甚至在数量上进行“升级”。

打造出“双彩蛋”、“三彩蛋”甚至“五彩蛋”来活跃气氛、引爆全场,以便于吸引更多的观众投入与“彩蛋”的互动之中。

许多电影常常在片尾字幕旁边附上拍摄期间的现场花絮,如《十二生肖》、《冏妈》等,观众在观看字幕的同时,也能更多地了解影片背后的故事。

换言之,这些花絮“彩蛋”将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在银幕上进行可视化,通过把“幕后”推向“台前”的方式,打破了片尾的枯燥氛围,增加了字幕的观看度。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片尾字幕也伴随着微型“彩蛋”的碎片化传播而大范围扩散,主创人员与幕后故事在互联互通的网络空间被更多人知晓,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唤起人们对于演职人员的尊重与敬意。

三、链接现实,补充细节

媒介融合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影院观影逐渐走下神坛,传统的艺术消费方式以及影院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被历史性重构,人们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以更为私密、自由的方式进行线上观影。

一部电影无论影院票房高低,都能在移动屏幕上拥有更加长久的放映生命,更加深刻地融入人们日常的数字化生活,成为愉悦与意义的载体和激励体。

一些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将真实的影像、照片以及文字信息等作为“彩蛋”内容加以呈现,再现故事情景或者展现相关现状,通过链接现实世界,使电影感动倍增,在虚拟与现实的交错中凸显影片的意义,在“彩蛋”微文本与受众的高频接触中放大激励的力量。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再现了二战期间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倾家荡产使1200 余名犹太人免受法西斯残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片尾“彩蛋”中,演员陪同幸存的犹太人及其后裔一同祭拜辛德勒的坟墓,在石碑上放置石头以表达对辛德勒的缅怀与感激之情,字幕也进一步解释,该片公映时,仍存活的波兰犹太人人数不足 4000,而全世界的辛德勒犹太人及其后代的总数加起来超过了 6000。

“彩蛋”在链接现实中升华了影片主题,同时也加深了电影带给观众的震撼与感动。

而根据美国安全顾问弗兰克•阿巴内尔真实故事改编的《猫鼠游戏》在片尾字幕“彩蛋”中讲述了原型人物在现实世界的后续发展,影片于 2002 年上映,那时的弗兰克已结婚 26 年,有三个儿子,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

他自 1974 年出狱以来,协助 FBI 发现了许多世界上最难以检查的伪造和假冒,还帮助银行和诸多财富 500 强公司设计许多日常使用的安全支票,每年赚取数百万美元的服务费,带给观众深刻持久的心灵震撼。

在一些由小说、漫画、游戏等改编而来的影片中,由于篇幅的限制,主角和配角难以充分展现独特的个性,因此,一些人物的形象塑造不可避免地陷入脸谱化、扁平化。

为了实现场景的奇观化、达到理想的视听节奏感,电影也往往会削弱原文本中复杂的角色互动和行动逻辑等。

而电影“彩蛋”作为伴随文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勾连原著、丰富细节而又不干扰主线情节,吸引影迷在互文空间之中填补电影模糊或缺失的内容,也契合了原著粉丝对于保持原文本风貌的意愿。

就漫威电影而言,漫威影业以漫画为基础进行电影化改编,碎片化采取漫画元素,通过有机选取和重新整合后,将其合理地安插在电影情节之中。

而漫画中原本丰富、有趣的诸多元素和细节,大多以“彩蛋”的形式植入影片中,而不是将大量的主线情节作为其重点运用场地,“这样既能避免漫威电影沦为小众漫改电影,让普通的观众能在正常的范围内理解电影剧情,又能让其漫画和电影的双向粉丝群体在观赏电影时体会到意料之外的惊喜,拉近与电影的距离,生出原有的亲切感。”

漫威影业通过巧妙地运用“彩蛋”,使电影更加完整、剧情更加丰富,兼顾了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在保留原有粉丝群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吸纳了更多的观众。

在《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2012)的片尾“彩蛋”中,穿着战服的超级英雄们吃完烤肉,围着桌子瘫坐一圈,与正片中威风凛凛的形象截然不同,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欢乐,也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电影“彩蛋”的营销价值

一、强化形象,传播品牌

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不断强化着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互联空间中的每个人都在频繁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换和传递信息。

在大量的网络组分以及自组织、非线性的网络互动中实现海量信息的冷热变换,受众的碎片化信息需求和多元化消费需求被充分释放,推动着企业调整更新营销模式以捕捉受众被海量信息冲散的注意力。

在此背景下,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通过强化受众对某种品牌的关注和信任,才能使其在大量资讯中抵住干扰和诱惑,更加坚定地消费特定产品,成为忠实的品牌消费群体。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同样需要调整营销策略,通过不断强化品牌传播的方式提升观众的品牌忠诚度,为电影企业积累无形资产。

而短小精悍、传播便捷的电影“彩蛋”在品牌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较高的性价比,由于其自身可携带各种零碎的趣味信息,具备较低的信息清晰度,因而能够于媒介融合场域中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在影片与受众的互动中增强电影的品牌传播力度。

在《钢铁侠 3》的片尾“彩蛋”中,钢铁侠对着绿巨人唠叨不停,其话唠形象展露无遗;

在《蜘蛛侠:英雄归来》的第二个片尾“彩蛋”中,美国队长故作正经地向人们介绍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即耐心,然而最后一句“这玩意儿还要拍几条?”将片尾推向搞笑风格,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欢乐,美国队长的人物形象也在其敷衍和不耐烦的态度中更加立体化。

电影“彩蛋”不仅帮助观众实现对角色的多方位认知,也在吸引大量影迷群体的过程中提升了观众对漫威电影品牌的忠诚度。

1986 年的《顽皮跳跳灯》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成为独立制片厂之后打造的首部作品,也是首部荣获奥斯卡提名的电脑特效动画短片,其鼓舞意义非同一般。

因此,影片中的小台灯逐渐成为了皮克斯的品牌标志,并作为常见的“彩蛋”元素现身于每一部皮克斯制作的动画短片或者长片的开头,扮演着传播皮克斯品牌故事的“代言人”。

1995年成为了皮克斯在国际世界发光发热的一年,数字“95”被作为经典“彩蛋”元素植入影片。

例如《玩具总动员 3》中失控列车前的数字是“95”,有个小男孩穿的衬衫上印着“95”;在《赛车总动员》里,麦昆车身上的赛车号码也是“95”。

由动画短片开始扬名的皮克斯在获得一定国际地位之后,积极创造宣传旧片的机会,将早期短片或经典角色制成电影“彩蛋”植入影片各个角落,不仅传播了经典的品牌故事,也巧妙地提醒了员工们莫忘初心,同时也唤醒了观众的观影记忆,激发他们去重温经典的皮克斯动画短片,这种品牌营销手法低调有趣且具备多重功效。

而这类“彩蛋”只有在深谙皮克斯品牌故事和企业背景的忠实观众身上才能将品牌营销效果发挥到极致,进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初次观看皮克斯动画电影的观众,即使注意到这些隐藏奥秘的“彩蛋”,也无法领悟其背后的内涵,但在了解该“彩蛋”的意义之后,定会为皮克斯宣传品牌的巧妙构思拍手称赞。

二、制造话题,设置议程

电影虽短,但话题可以延长。电影“彩蛋”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话题,其自身又在持续地制造话题。

无论是寻觅“彩蛋”的身影,还是解读“彩蛋”的内涵,都能够刺激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发观众的各种猜测与联想,使之在媒介融合场域中进行广泛的话题交流和内容解码,提升了影片的知名度与讨论热度。

“彩蛋”作为一种比电影本身更加“轻盈”的特殊“媒介材料”,同时也是一个吸引观众互动参与的意义感召体。

观众在影院的观影行为难免受到时空的限制,但踏出影院,他们便已携带“轻便”的“彩蛋”信息在现实生活或虚拟空间中随时随地展开自由主动的意义交流与话题讨论。

2018 年,刘若英执导的处女作《后来的我们》上映,其片尾“彩蛋”里不仅出现了影片路演过程中观众为刘若英齐唱歌曲《后来》的画面,还出现了众多路人在纸上写下的想要对前任说的话语。

例如“电影里有很多重逢,但我们再没见过”、“你是我最大的遗憾”、“你走以后,冰箱都空了”、“你还记得我吗?”等等,这些催人泪下的话语和歌曲渗透着遗憾与悲伤,激起了许多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大量有关电影、前任等话题讨论,无形中强化了影片的网络热度。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和观众的注意力,电影的热度被“彩蛋”引燃,关于“彩蛋”的话题将众人引向影院或线上观影平台,相当于对电影进行了二次宣传。

在由民间传说改编的动画电影《白蛇:缘起》(2019)片尾“彩蛋”中,小狐狸给湖底的妖怪送东西,妖怪并没有露面,只出现了声音“我要的东西你找到了?”

引发观众纷纷猜测湖底的妖怪会是谁?盒子里的东西为何物?这一电影“彩蛋”在引发话题、吸引关注的过程中为影片做了宣传推广,同时也巧妙地宣告了续集的诞生,提前积攒了观影期待,悄无声息地为受众设置了观影议程。

三、推广衍生产品,提升消费意愿

媒介的融合式发展、信息的海量式生产牵动着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催生了各种新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企业在信息过载时代为捕捉受众注意力、满足受众需求而绞尽脑汁,推动营销策略的迭代更新。

尤其在电影产业链中,企业获利的来源除了电影公映的票房收入,更加依赖于以影片为核心进行的衍生品开发为其带来的“长尾”效益,以多样化的产品满足着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强化了市场的无限选择和范围经济。

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强调,“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

而之所以将需求曲线中的“长尾”称为一种经济,是因为其中蕴涵着一种吸引力,即“声誉”,“声誉是用一种产品吸引了多少注意力来衡量的,它可以转化成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例如各种各样的商机。

低生产成本的电影“彩蛋”以内容短、体型小、趣味足、传播广等优势延伸着电影“长尾”的触角,在媒介融合场域中吸引受众注意力并将其转化为电影的潜在受众。

为电影产品积攒着“声誉”,成为了碎片化、低门槛传播时代的营销利器,将受众引向电影以及形形色色的衍生产品,在“长尾”无限延伸的结构中提升着人们的消费意愿。

电影衍生产品并非简单的影片伴生品销售,而是电影的再度开发与巧妙延续,是电影产业链中拓展盈利空间的最佳环节。

“广义地讲,电影衍生产品是指银幕放映之外,能拉升电影工业产值的一切产品的总称,是基于电影的一种具有原创属性的产品设计……狭义地讲,电影衍生产品除出版物、音像制品、游戏、雕像、金融产品外,其他是指电影 IP 授权的日用品、服装服饰、创意产品、数码产品和快消产品。”

“彩蛋”作为电影的伴随文本,能够以碎片化的微文本形态与多样化的信息元素灵活融合,并且由于参与传播的个体是海量且随机的,复杂网络中的节点也在无标度下不断增长。

因而电影“彩蛋”可以在交融互动的网络空间中以极小的成本实现大范围传播,其自带的“超链接”与“导航”属性能够将人们引向其背后相关的影片、电视剧、漫画、小说、电子游戏等,进而协助开发电影附属产品,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扩大企业的营收渠道并反哺电影产业。

许多由漫画、小说、游戏、戏剧等改编而来的影片,由于时长与主线剧情的约束而无法详尽地呈现原著中复杂的内容和精彩的细节,其内容十分有限甚至略显单调。

因此,可以通过“彩蛋”部分向观众披露更多的原著细节或暗示情节的发展,感兴趣的观众为获取更多讯息、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影,会主动关注原著及其周边产品。

漫威公司也正是抓住了观众的这一心理,因而格外重视电影衍生品的开发。

在影视衍生品方面,漫威公司打造了同处于漫威电影宇宙观之下的《神盾局特工》、《特工卡特》等美剧,《神盾局特工:双面特工》、《最高通缉》等网络衍生剧,以及《探员卡特》、《王者万岁》等短片,并借由迪士尼旗下美国广播公司进行推出,提升了漫威的粉丝量,为其进一步开发 IP 跨界合作项目蓄力;

在游戏产业方面,“钢铁侠”、“美国队长”、“蜘蛛侠无限”、“复仇者联盟”等漫威游戏在游戏平台陆续上线,自手游风靡之后,每当漫威电影上映,其同名手游也会同步推出;

而在主题乐园方面,漫威影业与迪士尼展开合作,于乐园中搭建漫威超级英雄专属园区,将影片中许多震撼人心的情景转化为现实体验,这些电影衍生品为漫威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收益。

史蒂夫•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办人之一,同时也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创始人,在 2006 年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购之前,乔布斯一直担任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 CEO。

因此,在迪士尼•皮克斯动画电影中,也常常出现具有苹果公司元素和迪士尼标志的“彩蛋”,除了表达对乔布斯的致敬,也具有推广相关企业产品之用。

这种以位置隐蔽的电影“彩蛋”进行推广的方式高端且讨喜,有效避免了影片大力宣传企业产品而引起观众的反感和抵触,并且由于此类“彩蛋”数量较少、隐藏较深,也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发掘乐趣以及成就感。

例如在《玩具总动员 3》中就有苹果公司标志性的白色耳机以及 Mac 的身影;在《赛车总动员》中的 84 号赛车上有着苹果公司的标志,“84”暗示着 1984 年苹果公司正式发布麦金塔计算机(Macintosh)。

迪士尼•皮克斯与玩具公司随后推出了命名为 Mac iCar 的 84 号同款赛车玩具;在《玩具总动员》中,安迪的房间出现了经典的米老鼠造型时钟。

“彩蛋”既加强了场景的拟真度,削弱了“彩蛋”的商业气息,同时也巧妙地达到了推广产品之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