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07 17:24:58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了寒露名称的由来:“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就是说,农历九月,天气比白露时更冷,地面上的露水都要凝结成霜了。
古人通过观察,总结出寒露节气的三大物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一候时,也就是寒露节气的前五天,鸿雁排成队列向南迁徙。
二候时天气寒冷,很多鸟雀都飞到南方过冬了,而这时海边出现了很多蛤蜊,因为蛤蜊和鸟雀的花纹颜色很像,所以古人认为蛤蜊是鸟雀入水化成的。
这里面包含了古人独特的生命观。他们相信生命是循环往复的,一段生命结束之后会以另一种形态重新开始,所以就把鸟雀的消失和蛤蜊的出现联系了起来。
到了三候时,也就是寒露节气的最后五天,金灿灿的菊花开遍了枝头,“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两句诗正描绘了寒露时菊花开满长安城的壮景。
寒露时节,秋意正浓,天地间一片萧瑟,而落日时分,夕阳的余晖使这份秋意更显萧瑟。但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眼中,这就是最惬意的时光。
九月初三的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他陶醉在这壮美瑰丽的景象中,不忍离去,直到月牙当空,才回过神来,然后吟成一首七绝,让这转瞬即逝的美景成为了永恒。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这首《暮江吟》。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斜阳铺水中”,夕阳照射在江面上,用“铺”而不用“照”,这是因为日落时分,斜阳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江面照耀过来,就像一块光滑的绸缎铺在江面上。这个“铺”字用得委婉柔和,给人一种舒适安逸的感觉。
夕阳笼罩下的那一片江面呈现出红色,另一片江面离夕阳距离较远,受光面积较少,呈现出碧蓝色。
“瑟瑟”是古代的一种宝石,是绿松石、蓝宝石或青金石中的一种,但具体是哪种,至今没有定论。后来,“瑟瑟”就有了碧蓝色的含义。
下面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在这里是“可爱”的意思,表现出夜色的动人和诗人对这夜色的喜爱。
这一句不仅点出了这首诗创作的时间,还很自然地使时间从日落过渡到夜晚。
最后一句详细描述了夜景,因为是月初,所以月亮还是弯弯的,像弓一样高悬夜空。
江边空气湿润,草木上凝结着露珠,这些露珠像珍珠一样洁白莹润。诗人连用两个新颖贴切的比喻,描绘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
这首诗构思巧妙,诗人摄取了两幅优美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斜、晚霞映江的江天景致,一幅是月牙初升、露珠点点的朦胧夜色。
两幅画面各具美感,合起来和谐自然。本是萧瑟凄凉的寒露时节,在诗人笔下却显得爽朗畅快,让深秋不再凄苦悲凉。
深秋,气温降低,水平运动的暖湿气流经过地面,冷却形成雾气,而寒露时节更是雾天频繁的时期。
白雾茫茫,让本来就略显萧瑟的寒露更显清冷,明代画家沈士充就把云遮雾罩的山林描绘在画轴上,凄冷的氛围透过画轴扑面而来,现在让我们欣赏一下这幅《寒林浮霭图》。

▲《寒林浮霭图》 明 沈士充
绢本墨笔 149.5cm×38.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中雾气弥漫,因此整幅画作显得迷蒙缥缈。近景处,山坡上散落着点点枯草,巨石嶙峋,树干虬曲而上,稀疏的枝叶点明了这是深秋时节。

中景的悬崖峭壁上草木稀疏,几座楼阁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好像是天界的仙宫。远景处,几座沙洲在江中隐约可见。

画家在绘制这幅《寒林浮霭图》时,重在表现雾霭笼罩下山林朦胧的意境和美感,所以笔墨浓淡的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近处的树木、坡石就由浓墨绘成,浑厚庄重。

画家用淡色的墨线勾勒出树木、楼阁的轮廓,用淡墨晕染出山石、江洲的体积感,仿佛这些景致就仿佛真的处在氤氲的雾气中,显得缥缈迷离。

寒露既是白居易笔下的轻松惬意,也是沈士充笔下的清冷凄凉,这两种大相径庭的美感使得寒露这个节气有了万千韵味。本是萧瑟单调的寒露节气,在脍炙人口的诗画作品中变得丰富多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