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撞责任怎么认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5 09:01:08    

在交通事故中,责任的认定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二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则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分担责任。

行为作用与过错程度:

交警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责任。例如,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该当事人负全部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作用基本相当的,双方负同等责任。

无过错责任:

如果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故意行为: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特殊情况:

对于行人闯红灯被撞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行人需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因为机动车已尽到安全注意义务。但如果机动车未能充分注意到行人闯红灯的行为或未能及时采取避让措施,机动车可能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赔偿责任。

责任认定程序: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

责任认定书: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出后,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并送达有关当事人。该认定书具有法律效力,是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便准确认定责任。如有异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申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