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一日游必去景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6 08:07:03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山海关的大名,它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后来又听说孟姜女哭倒长城和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的故事,所以更渴望能到那里去看看,感受一下“天下第一关”的威武气势,见识一下那些故事所带来的传奇色彩。期待了很多年之后,去年秋天有幸参加山海关一日游,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宿愿。

下了大巴车,一阵阵刺骨的海风迎面袭来,这才感觉穿的衣服有点单薄,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山海关的老龙头。在海浪“哗啦哗啦”的喧嚣声中,导游带领我们登上了澄海楼。澄海楼不高,只有两层,但很有气势。站在楼顶居高临下俯瞰渤海,顿觉心旷神怡。一望无际的大海波涛汹涌,层层波浪不停地席卷而来,拍打着银色的海滩。海面上几艘渔船扬帆远航,无数海鸥翩翩飞舞,时而掠过海浪,时而展翅高翔。此情此景,不禁想起诗人苏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豪放词句。


下了澄海楼的台阶,眼前便是长城的东线起点——老龙头。登上楼台环顾左右,只见海浪猛烈地拍打着楼台的墙基,发出“轰轰轰”的巨响。人如置身于大海的怀抱,感觉它如此的亲近,又那么的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脚下轰鸣,真的很亲近,但它又浩瀚无边,似乎遥不可及。

面对狂放不羁的大海,我禁不住激情澎湃,浮想联翩。我似乎看到民族英雄戚继光威风凛凛地站在楼台上,指挥将士们顽强抵抗侵扰沿海的日本海盗,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凶残的倭寇们血肉横飞,尸横沙滩。又想起当年曹操登上碣石山,吟诵了《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千古名句。毛泽东主席来到渤海,想起曹操往事,挥毫写下《浪淘沙.北戴河》“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豪迈词章,脍炙人口,堪称千古绝唱。


韶华易逝,岁月无情,大海依旧在,伟人已远去!曹操一代枭雄,毛泽东开国领袖,两人都是建立丰功伟业的历史巨人。他们钟爱大海,有着大海一样广阔的胸怀。

领略了老龙头的雄壮韵味,我们一行来到了海边。海浪一层高过一层地向岸边涌来,景象十分壮观。我伸手想抚摸一下海浪,谁知它像一头猛兽悍然向我扑来,吓得我连连后退,险些跌倒在沙滩。踩着潮湿绵软的沙子,我们来到一个叫海神庙的地方。工作人员递给我一只香,拜过海神坐像后,我们快步登上了眺望亭。果然是高处不胜寒,阵阵海风袭来,顿觉秋凉寒意,不由裹紧了身上衣服。



山海关是此行游览的重点,却被安排在下午,显然有“压轴戏”之意。山海关是明长城东北关隘之一,素有“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它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站在山海关城楼,面对垛口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辽沈大地展显在眼前。此时想起当年吴三桂为报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霸占之仇,一怒之下引领清兵杀进山海关的历史故事,其中多少血的教训令人深思,值得汲取?


山海关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天下第一关”的牌匾了,据说是明代书法家萧显所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最后来到城台上的临闾楼。据说此楼是拱卫山海关的防御性建筑,台高约十米,上下两层,东西南三面辟有20个箭窗。站在台上极目远眺,万里长城在崇山峻岭中蜿蜒西去,一直通向太行山的嘉峪关。不得不赞叹我们炎黄子孙的智慧和毅力,在当时劳动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仅凭一双双不辞劳苦的茧手,便在荒山野岭中修筑了如此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给后人留下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此时耳畔响起《万里长城永不倒》的鏗锵歌词:“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是睡狮渐已醒”。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都会血脉贲张,激情澎湃。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任何胆敢入侵中国的外敌,都将以失败而告终。

傍晚时分结束了这次旅游行程,我们恋恋不舍地上了大巴车。山海关一日游虽然时间很短,但给我们留下的美好印象却是长长久久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