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方程豹登陆2025上海车展,583家族首次集结亮相
2025-04-24 01:04:00
13
降职、免职、撤职用词
出宰
由京官外出任县官。韩愈《县斋读书》诗:“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左迁
因过失降级外放任职。汪若海《汪公(叔詹)行状》:“以他事弹公,斥归吏部,左迁无为军庐江县丞。”
左除
同“左迁”。李绛《李相国论事集》:“须左除岭南远处。”
左降
同“左迁”。白居易《舟中雨夜》诗:“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左转
同“左迁”。白居易《与元九书》:“言未终而足下左转,不数月而仆又继行。”
贬
因罪降职并外放。《新安志•叙牧守》:“上元二年二月,(李揆)贬袁州刺史。”
谪
同“贬”,“谪居”则指官吏被贬官降职到边远外地居住。唐文凤《跋李忠定公遗墨》:“由是谗间蠭起,公在位甫七十五日,罢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再谪鄂州居住。”
落职
同“贬”。《新安志•叙先达》:“(洪湛)与宋沆等上书忤旨,落职知容州。”
黜
因罪降职或免职。孙觌《汪公(藻)墓志铭》:“(王黼)当国,黜公通判宣州。”
又指废除爵位。《国语•周语》:“王黜翟后。”
罢黜
同“黜”。江致《乞复用李纲种师道疏》:“是宜邦彦等譛谤忌嫉,无所不至,若以纲用兵小挫,遂当罢黜。”
罢
因罪免除官阶或官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免
同“罢”。《汉书•文帝纪》:“遂免丞相勃。”
罢免
同“罢”。刘禹锡《谢窦相公启》:“昨蒙罢免,其守丘园。”
窜
指因罪贬官流放。韩愈《进学解》:“暂为衔使,遂窜南夷。”
夺
因罪而削除官职。高启《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革职
指官吏因重大过失或过错撤职查办问责。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奉旨切责,革职为民。”
褫职
指官吏因重大过失或过错,剥去官服、革除功名后查办问责。《清史稿》:“乙亥,法人陷太原,徐延旭、唐炯褫职逮问。”
14
辞职、退休用词
辞
官吏辞职通用词。《宋史•宋汪侍郎(纲)本传》:“移疾乞闲,得直秘阁,知婺州,改提点浙东刑狱,皆屡辞不得。”
辞官
同“辞”。汪师泰《畈上丈人汪君(绍)传(子存)》:“君之子存,方以西京之学辞官归养。”
致仕
指官吏以某官衔离职退休。程枢《程公(龙)家传》:“而已年逾七十,告老于朝,以中顺大夫、徽州路同知总管府事致仕,给半俸终身。”
悬车
指官吏离职退休。古代官吏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萧统《文选详注》:“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秩满
指官吏任期届满,为升职的一种资格。《新安文献志•先贤事略上》:“(范平仲)洪武十一年,以明经举为本县学训导,擢陕西吴堡知县,秩满,升工部主事。”
俸满
同“秩满”。《儒林外史•第七回》:“传胪那日,荀玫殿在二甲,王惠殿在三甲,都授了工部主事。俸满,一齐转了员外。”
官终
指官吏一生中最后一次解除任职。《新安文献志•先贤事略上》:“罗鄂州(愿),字端良,尚书汝楫第五子,乾道二年进士,官终知鄂州。”
移病
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汉书•公孙弘传》:“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
移疾
同“移病”。黄干《朱先生(熹)行状》:“先生度难以口舌争,遂移疾。”
谢病
以生病为借口请求辞职退隐或谢绝宾客访问。《浙江通志•人物》:“(陆璯)尤精风角星算,辟主簿,谢病去,隐会稽山。”
解职
因故辞职或者解除官职。金文刚《金公(安节)家传》:“遂乞解职,时以国子监丞处之,以亲老辞归。”
解官
同“解职”。徐溥《程襄毅公夫人林氏墓志铭》:“程襄毅公夫人林氏卒于京师官舍,其子敏政解官扶丧归。”
去官
同“解职”。李孝光《汉洛阳令方圣公(储)传》:“七年,迁丹阳令,遭母丧去官。”
去职
同“解职”。朱熹《伊川先生年谱》:“今臣已乞去职。”
开缺
指官吏因故去职或者死亡导致职位空缺。曾国潘《报丁父忧摺》:“臣系属长子,例应开缺丁忧。”
罢官
官吏自行辞官弃职。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李坤》:“仕为粤东令,罢官不归,流寓山寺。”
乞归
官吏请求辞职回乡。苏大《程公(富)行状》:“明年,上章乞归调养,上念其贤劳,命光禄具馔、兵部给驿送归故乡。”
请归
同“乞归”。钱仪吉《碑传选集》:“时先生屡因省事请归,不无淡于荣禄之迹。”
乞骸骨
官吏因年老请求辞职退休。张楷《中宪大夫陕西按察司副使庄公(观)行状》:“是为景泰改元,奉表赴京,遂上书乞骸骨。”
乞骸
同“乞骸骨”。汪大猷《遗表》:“爰稽陈力之文,冒遂乞骸之请。”
乞身
同“乞骸骨”。陈祖仁《程公(荣秀)墓志铭》:“提举阙员,以荐进补,而公自以年迈乞身。”
告老
同“乞骸骨”。《新安志•叙先达》:“朝廷称其(俞献卿)知时务,晚以工部侍郎告老,转刑部致仕。”
请老
同“乞骸骨”。周必大《程公(大昌)神道碑》:“明年请老,进本阁学士致仕。”
以上仅列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常用词语及所释词意,难免挂一漏万,要想全面准确掌握,必须阅读大量古代文献典籍。较好地掌握古文中关于官职变迁的用词,对于正确理解家谱内容,提升自己的家谱文化水平大有裨益。